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梁家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发布时间:2023-05-18 01:43来源:undefined点击:

《梁家河》我看了两遍。见多了文宣材料,本来对此书不抱期待,想也无非如往,有假空之嫌。偶有闲暇,随手翻了两页,谁知竟放手不下,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书中记录了习近平1969年到1975年,从16岁到22岁前后共七年在梁家河插队时的点滴往事和先后两次回梁家河、一次回延安看望乡亲们时的情景,全书文字朴实,故事真实,情感真切,图文并茂。

人生来并不一定伟大。习近平当初离开北京,是受父亲冤案影响,迫不得已,前往延安,非己所愿。几个月后又因为忍受不了生活苦闷、精神压力,返回北京被当作“倒流”给抓起来,关了四五个月派出所并干重体力活。后又被遣送到太行山区,及至听从姨父劝说,返回延安。从此正式开启扎根山区,潜心学习,困苦磨砺,服务群众,奉献青春的梁家河之旅。

习近平对梁家河是充满着真情的。这里是他人生的启承点,他把这里看作自己的故乡。这里有他朝夕相处共同劳作的乡亲,他熟悉这里的每一片山林,每一片土地。40年后回到这里,还能清楚的叫出当年小伙伴的小名。多少年后在福州、福建领导岗位上,依然和乡亲保持联系,谁家有困难,倾力相帮,甚至请到家里,彭丽媛亲自下厨做饭。

我们党员干部读《梁家河》,要学习习近平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精神。习近平在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两年间,为群众做了修淤地坝、建沼气池、成立铁业社、缝纫社、磨房等实事。当习近平考入清华,即将离别梁家河时,全村老小在窑洞门口外相送,不忍离别。后又十二名伙伴步行到延川,四十里山路相送,依依不舍分别情。

我想我也要推荐我的孩子看看《梁家河》。因为习近平当年插队的时候,也仅仅是16岁的孩子呀!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忘学习,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甚至为了借一本书,不惜数次往返30里山路。而我的孩子呢,最喜欢的事情是玩手机。

我想我也要推荐高中学生们看看《梁家河》。学习习近平坚定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1973年机会来了,习近平想进一步读书深造,于是第一次参加考试,目标是清华大学,但由于是“黑帮子弟”,清华梦灭;1975年,第二次参加考试,三个志愿是清华、清华、清华,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得以录取。

我想我也要推荐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梁家河》。同样的青春年华,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习近平没有虚度岁月,在梁家河这个小山村,处处留心,勤于思考,带头劳动,历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在这个小山村的七年知青生活,使人生获得了升华和净化。

《梁家河》,读你再多也不厌。

作者:张恩玉     文章来源:商南宣传网

商南是我家,宣传靠大家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