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展望2022上海老红木家具回收市场价格走势

发布时间:2023-06-08 00:00来源:undefined点击:

展望2022上海老红木家具回收市场价格走势,红木家具以它的厚重质地、深沉的色彩以及纤秀而不失端庄的样式,散发着海派文化的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

上海人有着极浓的红木家具情结。过去,谁家里要是置着一堂扎扎实实的红木家具,会羡煞左邻右舍。红木家具以它的厚重质地、深沉的色彩以及纤秀而不失端庄的样式,散发着海派文化的文化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上海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上海人的观念里,红木家具是可以传给子孙的,是传家宝,是小康生活的写照,是生活品位的载体。当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红木家具从居家重器到“四旧”,从“四旧”到“垃圾”,再从“垃圾”到古典家具,完成了经济、文化两方面的价值回归,见证了上海城市生活的悲喜情怀,维系着上海人的复杂感情。

红木是一种硬木,产于南洋诸岛和南美等地,在我国的海南、广东等省也有种植,它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生长缓慢,质地坚致,是做家具的上好材料。

但在中国,红木用于家具制作,还是从明朝开始的。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发达,重量级的海船装了茶叶、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运至国外,从那里装了染料、金银器等返回,但真正能返回的商品不多,中外贸易长期来处于顺差的情况。有时返回的货装不足,船老大就会装些红木压舱底,否则轻船航行在海上会摇晃得厉害。红木就是这样当作压舱货来到中国的。后来木工老师傅发现红木质地坚硬,就拿它做了家具。髹饰后木纹也很漂亮,于是红木家具继黄花梨、紫檀、乌木及鸡翅木家具之后,登上中国人的大雅之堂。

到了清朝,黄花梨和紫檀等硬木原材紧缺,红木家具就大行于道了。

上海开埠后,上海的木匠受西洋方文化影响,将西洋家具的一些装饰纹样用于中式家具的设计与打造,红木家具就成了海派家具的代表作品。从现存的民国时期红木家具看,它们确是中西文化的结晶。据老木匠回忆,当时大量的红木作集中在今天的虹口区一带,红木家具的木匠比白木家具的木匠档次要高一个层次。因为红木家具做起来难度挺大的,连工具都不一样。比方说,白木刨子只有一把刀,而红木刨子有十几把刀。红木只有木屑而没有刨花。可见这种硬木有多硬了。红木虽然硬,但可以雕各种花纹,透雕、浅浮雕都可以。白木家具中只有核桃木能与之相比,榉木、榆木、樟木等只能粗加工。工艺质量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今天,我们可以在一些名人故居中看到整堂的红木家具,并从它们成套的布置中了解旧时中国传统居室的格局。比如在城隍庙的豫园、青浦的课植园、南浔的张石铭故居等,可以肯定的是,红木家具为中国人的起居生活提升了文明程度。红木家具所表现出来的秩序感,一直是旧时上海人家精心维护的。

十年动乱之初,红木家具首当其冲地成了“四旧”。红卫兵们抄了大户人家,将红木家具与旧书籍、旧衣服等物品一起堆在空地上焚烧,为革命行动增添了色势。今天细究起来,红卫兵大都出生于贫民家庭,别说红木家具,就连白木家具也不齐全,所以很难说大破大立的行动中没有仇富心理作怪。

记得有一天,我们弄堂里有一家逃亡地主被抄了,整堂的红木家具——包括八仙桌、蛋凳、大衣柜、五斗橱、安乐椅等被抬到马路中央烧了,冲起的烈火使围观的人不能靠近。由于红木家具质地紧密,烧了一天一夜才将它们彻底消灭。后来我发现柏油路也烧出一个直径有两米的大洞。

后来我又发现,红卫兵们抄家获得的红木家具和大户人家为了度日流出来的老家具堆在淮国旧的库房里,像山一样高。商店后门的长乐路上,一排风也吹得倒的摊棚内,也堆满了老红木家具。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